您当前位置: 圣才学习网首页 > 艺术类学习网 > 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 > 学习指南

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学习指南

◇ 教材介绍

《中国工艺美术史》是国内比较详尽、系统地汇集和整理我国古今工艺美术史料,阐述我国各种工艺美术的历史沿革和发展,分析艺术特色,介绍制作工艺的第一本史论著作。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田自秉从事我国工艺美术史教学和研究工作几十年,有较高的学术研究水平。本书对学习和研究我国工艺美术发展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为国内第一部《中国工艺美术史》,本书是田自秉教授三十多年探索和研究的心血之作,也是研究中国工艺美术发展历程的一部权威著作,曾收入庞薰琹先生主编的《中国工艺美术丛书》。

本书汇集和整理了我国自原始社会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工艺美术史料,系统阐述了我国工艺美术的历史沿革和发展,并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特色。丰富的史料,详尽的图录,使本书不仅成为我国工艺美术学习和研究的必备参考书,也成为重要的鉴宝收藏指南。

 

◇ 作者简介

田自秉先生,是新中国工艺美术历史和理论研究的重要奠基者之一。

1924年出生于湖南省石门县所市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44年中学毕业时,正值抗日战争最艰苦阶段,面对国破家亡、民不聊生的现状,他毅然投考由杭州暂时迁址在重庆的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实用美术系,决心用画笔为民生寻找出路。1946年,他在学校牵头组织成立“图案研究会”,并任首届会长。

代表作品:《工艺美术概论》、《中国工艺美术史》、《中国工艺美术图录》

 

人物履历

1924年,3月31日出生于湖南省石门县所市乡。

1932年,入石门县所市乡小学读书。

1937年,入湖南省石门县中学读书。

1943年,中学毕业;步行7天,赴重庆考大学。

1944年,于重庆考入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原校址在杭州)图案系,受业于林风眠、赵无极、李可染、雷奎元、柴扉、邓白等。

1945年,因忙于学校迁址,休学一年。认识同学吴淑生;以积极分子的身份参加中国共产党地下活动;国立艺术专科学校重新迁至杭州市,时雷圭元为实用美术系主任。

1946年,于杭州组织成立“图案研究会”,并任首届会长;于西湖民众教育馆组织图案展览;在浙江杭州《东南日报》发表艺术散文《窗子》。

1947年,在浙江杭州《东南日报》发表艺术散文《生命的音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8年,先后在浙江杭州《东南日报》发表艺术散文《灯》、《扇子的艺术》、《谈男扮女装》;秋,毕业于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

1949年,经地下党同学张文俊介绍,赴南京开展革命工作;3—4月,与吴淑生冒着生命危险参加宣传,每天夜晚在南京街头巷尾张贴革命标语,迎接南京解放;4月23日,在炮火中迎来南京市的解放,进入南京文工团美术组,组织革命演出宣传;5月3日,杭州市解放;6月,杭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任命倪贻德、刘苇、刘汝醴、魏孟克为军代表 接管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接到倪贻德和刘苇(倪贻德的夫人)的电报,通知回学校任教。任实用美术系助教,兼系辅导员和系秘书,讲授《图案字》和《中国工艺美术史》等课程;与吴淑生在杭州结婚。

1950年,11月,杭州国立艺专改名为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

1951年,在《图案字》备课笔记基础上,整理而成《图案字作法》,由上海万叶书店出版。

1952年,与庞薰琹一起赴安徽省霍邱县开展土改工作,时庞任副大队长,田任第四中队副队长;编著《会场布置法》由上海万叶书店出版;在《文艺报》第24期发表《关于工艺美术教学的一些问题》,为我国最早的工艺美术教学论文;参与院系调整工作,作为辅导员,带领实用美术系建筑组22名学生并入上海同济大学,又到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把22名学生带到华东分院实用美术系。

1953年,春,响应国家院系调整政策,携夫人及全家,随庞薰琹、雷圭元等北上赴京,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实用美术系,并参与筹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工作。在合并工作中,任南方秘书,陈若菊任北方秘书;编著《新图案讲话》,由万叶出版社出版;12月7日至1954年1月6日, 参与组织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举行的“首届全国民间美术展览”,任大会组织秘书工作。

1954年,为了教学需要,开始着手系统编写中国工艺美术史;在《美术》第6期发表论文《对工艺美术遗产学习的一些意见》。

1956年,5月21日,国务院批准文化部、高等教育部、中央手工业管理局、中华全国手工合作社筹建委员会共同呈报的报告,同意成立中央工艺美术学院;8月9日,随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筹备委员会由中央美术学院搬到阜成门外白堆子75号办公;8月,与王家树、何燕明、张道一等几人创办了《工艺美术通讯》内部刊物,分别轮流担任主编,组织稿件和图片。《工艺美术通讯》初步定为内部刊物,免费赠送给各省的文化局、高等学校等相关单位,刊物主要报道国内和国外的工艺美术最新信息,目的在于交流创作经验、探讨科研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反映基层的意见;10月5日,在《工艺美术通讯》第1期发表《不要忽视理论工作》;11月1日,参加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建院典礼;在公共课教研室担任全院各系《中国工艺美术史概论》课程的教学;11月,负责刚成立的中央工艺美术科学研究所理论研究室,夫人吴淑生负责刺绣研究室,庞薰琹任所长;在《工艺美术通讯》第2期发表《重视工艺美术工作者的创作条件》。

1957年,5月,组稿《关于工艺美术事业的几点建议》一文,在《工艺美术通讯》第7期发表,并和全院其他35名教师一起在文章末尾签字;在《工艺美术通讯》第7期发表《谈工艺美术的发展方向——工艺美术书简》;5月20日,参与签字的《关于工艺美术事业的几点建议》被定为“反党言论”;6月30日,《工艺美术通讯》因为牵涉到“反党言论”,在刊行8期后被迫停刊;秋季学期,被学院通知停止教学工作。

1958年,2月13日,与学院另五位教师一起被定为“极右分子”,下放到京郊农场劳动;被抽调至学院图书馆,从事图书、教学实物编目与采购工作。在这一阶段,集中精力亲自收集整理了一大批珍贵工艺美术典籍,其中有:《纂组英华》、《东瀛珠光》、《古铜精华》等工艺美术珍贵画册。参与收购《四部丛刊》、《四部备要》、《丛书集成》、《古今图书集成》等珍贵丛书、类书。同时,还重点注意收集等实物资料,这些涵盖了从原始社会到近现代各个时期的陶瓷、染织、织锦、刺绣、地毯、壁挂、金石拓片、民间剪纸、木版年画、邮票等,并有相当数量的明式家具和书画真迹及国内外民间工艺品。

1959年,参加图书馆开展的多种服务:24小时日夜值班开馆服务;将所需要的参考书送到“工地”,支持当时学院参加的全国十大建筑设计工作;设立“开架图书室”供读者借阅。

1960年,完善学院图书馆图书编目、馆藏图书的分类目录、书名目录。

1961年,3月,被允许从事部分公共课《中国工艺美术史》教学工作,贯彻党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学院开始恢复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4月,全国文科教学会议与艺术院校教材会议在北京召开。在文化部的领导下,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为主,一批有经验的专业教师组成了工艺美术教材编选组。除了其他多种教材外,工艺美术教材编选三种中国工艺美术史;参与《中国工艺美术史》编写,这对当时全国工艺术理论教学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963至1965年,参加学院组织的赴北京昌平、河北邢台、江苏昆山等地农村社会主义教育“四清”运动,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正式在全国展开,被迫停止一切教学工作。

1970年,随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师生职工下放到河北获鹿县农村劳动;被暂时借调至中国美术馆,负者编写《文化大革命期间出土的文物》文字部分。

1973年,随学院师生返京回校。

1976年,学院复课,随学院组织的公共课教研室部分教师外出,做工艺美术调查研究。被允许参与编写中国第一本工艺美术史内部教材《中国工艺美术简史》;参加学院图书馆整顿工作,为学院建设的恢复和发展奠定基础。

1977年,下半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与全国各高等院校同步,恢复停顿十年之久的全国统一招生的考试制度。

1978年,年底,重新回到教学岗位。

1979年,任院学术委员会秘书,参与评定停止多年的教师职称工作;全国工艺美术专业展开关于“工艺美术学院专业设置究竟以什么为主?究竟什么是工艺美术?”等问题的大讨论。

1980年,在《装饰》第2期发表文革后的第一篇重要文章《论工艺形象》。

1981年,11月,学院成为国务院批准的首批硕士学位授予点。

1982年,协助副院长庞薰琹等人,开始筹备工艺美术史论系;4月16日至28日,在北京参加由文化部和轻工业部联合主办,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筹备的“全国高等院校工艺美术教学座谈会”(又称“西山会议”),任大会会务秘书组组长,并参与第五小组的专题讨论。

1983年,4月1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历史和理论系成立,任系副主任、硕士生导师。这是全国当时唯一的工艺美术理论专业点;招收中国第一位工艺美术历史与理论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尚刚;参加中国第一批工艺美术史论专业本科生入学考试的出题、口试、招生工作,面向全国招收新生17名;论文《论工艺与科学——材料和技术在工艺美术中的地位和作用》发表于《装饰》第6辑;论文《工艺美术的抽象和抽象主义》发表于《装饰》;论文《论“空间”》 发表于《装饰》;论文《发展工艺美术》发表于《美术》第10期;为学院开设的纺织印染班、装潢摄影班、上海纺织专科学校、苏州丝绸工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天津建筑公司训练班教授《中国工艺美术史》。

1984年,着手撰写《工艺美术概论》,完成全书框架提纲。

1985年,著作 《中国工艺美术史》由上海知识出版社出版。

1986年,与夫人吴淑生的合著《中国染织史》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史论系获得全国首个工艺美术历史及理论专业(后改为艺术设计学)博士点,田自秉与王家树任首批(两人)博士生导师,一起被评为中国第一批工艺美术理论方向的博士生导师;作为第一副主编身份参与完成《中国美术通史》,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

1987年,招收首位博士研究生祝重寿;著作《中国工艺美术简史》由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被作为国内艺术院校一般美术和设计专业的工艺美术史教材;著作《中国工艺美术史》获国家教委“全国高等院校优秀教材奖”。

1988年,下半年,离休;不再担任本科生的教学与系副主任行政工作,但仍指导研究生;《装饰》第2期发表论文《论工艺思维》;作为轻工部工艺美术领域唯一候选人,被提名为中国科学院交叉学科院士。

1991年,著作《工艺美术概论》由上海知识出版社出版。此书和《中国工艺美术史》构成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历史和理论体系;9月,招收杭间为博士研究生。

1993年,与杨伯达合著《中国工艺美术史》,由台湾文津出版社出版。

1994年,为纪念庞薰琹先生,于《装饰》第3期发表《永远的纪念》;与夫人吴淑生合编完成《中国工艺美术史图录》上下册,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8月,为杭间《中国工艺美学思想史》(12月由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作序。

1995年,9月,为方李莉《新工艺文化论》(1996年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作序。

1996年,《中国工艺美术图典》由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九五”重大科研项目、国家新闻出版署“九五”重点图书项目《中国传统工艺全集》,任第一副主编,并编撰分卷《历代工艺名家》。

1997年,《中国工艺文化》由新华出版社出版。

1998年,为《中国现代美术全集·印染织绣卷》撰写序《中国现代印染织绣艺术》。

1999年,被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1999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学生杭间的博士学位论文《中国工美学思想史》被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首届“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1月20日,中央工艺美学院并入清华大学,定名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2000年,进入《中国纹样史》的正式写作阶段。

2001年,撰写《回忆与纪念》纪念陈叔亮先生,发表于《装饰》第6期。

2002年,与夫人吴淑生、小女田青的合著《中国纹样史》(66万)字,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期间由于写作过度劳累,突发心肌梗塞住院。

2003年,9月,和夫人吴淑生一道赴上海,参加全国工艺美术研讨会。会议上,他就国内许多艺术院校的设计教育现状提出了意见。

2004年,5月23日,被中国美术家协会授予“卓有成就的美术史论家”称号;论文《工艺美术的技术思维》发表于《上海工艺美术》第9期;《中国纹样史》,获“第十四届中国图书奖”。

2005年,为第一位博士生祝重寿专著《中国工艺美术史纲》作序。

2006年,《中国工艺美术史》由东方出版社第18次印刷。

2007年,为吴明娣、袁粒编著《中国艺术设计简史》作序。

2008年,论文《论形式美》发表于《装饰》第1期;与夫人吴淑生、小女田青赴杭州,参加中国美术学院校庆80周年大庆,为母校捐赠自己专著8本;12月,出席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年会,发表讲话,鼓励青年人热心理论研究。

2009年,1月,出席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工艺美术的发展与展望学术研讨会”;10月,出席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举办的“第三届中国高等院校艺术史学年会”,代表老一辈理论家致辞。

 

工艺美术史家田自秉离世 享年91岁 

2015年1月24日,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前身)教授、著名的中国工艺美术史家田自秉先生因心肌梗塞医治无效与世长辞,享年91岁。

田自秉是新中国工艺美术历史和理论研究的重要奠基者之一,1924年出生于湖南省石门县。1944年中学毕业后考入由杭州暂时迁址在重庆的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实用美术系。毕业后,曾先后执教于杭州国立艺专、中央美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直至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从学院退休。在学术领域,写过多部著作,影响最大的无疑是其所著的《中国工艺美术史》,该书系统全面介绍了中国工艺美术史相关知识,最早于1985年由上海知识出版社刊行,之后再版十余次,影响至今。退休后,田先生仍旧专注于学术研究,70岁以后与其夫人和女儿合著的《中国纹样史》被界内誉为“工艺美术历史上的又一座丰碑”。遗憾的是,田先生已经编撰完成的《中国工艺美术通史》,目前还尚在出版之中。

在其学生、艺术史学者杭间眼里,“田老师在学术上非常严谨,孜孜不倦;对学生非常严格,平时不苟言笑,但其实非常关心学生”。杭间是田自秉先生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博士生,在他心里,“田老师的为人、对待学术的态度,足以让我受益终身”。

 

特别说明:本页面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对本内容有任何异议,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为您处理!

 

◇ 指定院校
 
◇ 配套教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