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圣才学习网首页 > 艺术类学习网 > 汪流《电影编剧学》 > 学习指南

汪流《电影编剧学》学习指南

◇ 教材介绍

《电影编剧学(修订版)》是实用影视艺术丛书之一。电影剧本的含义只有通过造型元素才能够达到。这是本书作者雀撰写时所着重强调的,也是本成果的创新之处。在目前已出版的众多关于电影编剧的专著中,恰恰就是这个问题,不是被忽略,就是突出得不够。

写作这本《电影编剧学(修订版)》的目的,是想向读者介绍写作影视剧本必须具备的一些知识。通过这本书,我想告诉读者,写影视剧本不同于写小说,或写舞台剧本。尽管无论是小说,还是舞台剧本,或是影视剧本,它们都包含主题、人物、情节、结构、语言等要素,但影视剧本有它自身的一些特点。这些特点概括起来说:一是,因为影视是造型和叙事相结合的艺术,因此写影视剧本的人必须具备强烈的造型意识,要学会用镜头去讲故事;二是,因为影视是画面和声音相结合的艺术,因此写影视剧本的人必须掌握视听语言,要学会用声画结合的方式去讲故事;三是,因为影视是时间和空间相结合的艺术,因此写影视剧本的人必须具备影视的时空结构意识,要学会用时空的变化去结构剧本。而无论是造型和叙事的结合,还是视听结合,或是时空结合,又都离不开影视语言蒙太奇,因此写影视剧本的人又必须具备“蒙太奇思维”的能力,即一种作用于视觉的构思。如果我们掌握并具备了上述这些特点和能力,那么我们就可以做到为银幕而写作(而不是为书本或舞台而写作),写出真正的影视剧本来了。

因此,尽管影视剧本也包含小说或戏剧剧本所必须具备的诸如主题、人物、情节和结构等要素,但出于影视造型这一特征,影视的主题都是造型的主题,法国大导演雷内·克莱尔就曾说过:电影的主题,是“视觉的主题”。同样,影视中的人物,应是造型的人物;影视中的情节,应是造型的情节;影视中的结构,应是造型的结构。诚如苏联电影艺术大师普多夫金曾明确指出过的:“剧情发展的每一个基本要素都具有通过明确的、造型的素材而表现出来的特征。”

 

◇ 作者简介

汪流,浙江绍兴人。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1948年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中文系;1954年毕业于中央电影局电影学校编剧班;1954年至今,执教于北京电影学院,从助教到教授。

 

主要经历

1949年上海沪江大学中文系肄业,1954年毕业于中央电影局剧本创作所编剧编辑班。

1954年起在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任教。

1983年至1993年任北京电影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1983年-1990年创办《北京电影学院学报》,为第一任主编。

1987年任教授,同年去日本讲学。

1992年获北京电影学院最高成就奖“金烛奖”,同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1995年和1996年两度任中国电影金鸡奖(15、16届)评委,1992年任第一届长春电影节评委,中央电视台“音乐电视”顾问及历届评委。

1995年担任广电部《电影连环画刊》杂志顾问(见《电影连环画刊》杂志版权页 )。

2005年担任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电视部高级顾问、《中国电影电视艺术家辞典》指导委员会委员(见《中国电影电视艺术家辞典》指导委员会名单)。

 

主要作品

《艺术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82年);《电影剧作概论》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年);《电影剧作的结构形式》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年);《电影艺术辞典》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为银幕写作》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年)。《电影编剧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中外影视大辞典》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电影《哦,香雪》1990年儿童电影制片厂拍摄。

《电影剧作的结构形式》1985年获广电部颁发优秀教材奖;影片《哦,香雪》获第4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国际”儿童及青年电影中心大奖。

 

科研情况

主要开设的课程有:《电影剧作理论与技巧》、《为银幕写作》、《世界名片赏析》、《艺术概论》、《汉语语法修辞》等。指导电影剧作及理论专业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在进行教学工作的同时,也在电影理论和电影评论等领域进行科研,并参加影视剧的创作实践。尤其是在电影理论研究的领域内,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已发表著作共约468万字。其中专著6本,主编3本,与人合著和参加编写的著作8本,共17本,其中《电影编剧学》获2003年“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论文百余篇。参与电影和电视剧编剧、策划与创作共10部。

 

病情情况

2012年12月1日13点20分,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汪流教授因急性肺部感染抢救无效,永远离开了我们。享年83岁。汪流老师对电影学院文学系教育倾注了毕生心血,是杰出的教育家、剧作家。

 

◇ 指定院校
 
◇ 配套教辅